《文化法学评论》编辑部
一、指导单位·合作单位
期刊的发展能够稳步前行、不断创新,离不开众多指导/支持/合作单位的鼎力相助。这些单位为期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专业知识支撑,借助其行业资源与平台优势,将优质知识精准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指导单位:上海大学法学院
上海市法学会文化法学研究会
理事单位: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上海董道律师事务所
二、期刊编委会
期刊编委会是文化法学领域的权威智囊团。成员来自国内外顶尖法学院、知名高校人文学科及文化艺术研究机构,他们精通法学理论,在宪法学、民法学等传统法学分支见解深刻,同时深耕文化、艺术、历史等人文领域。期刊编委会严格把控学术质量。积极规划选题,推动跨学科交流,助力《文化法学评论》成为文化法学核心期刊,为文化法治建设及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主任委员:李清伟
委 员:岳 林、葛伟军
学术顾问:马 洪、付子堂、杨忠孝、张 骐、郑少华
秘 书 处:
三、编辑团队
编辑团队是一支由专业素养深厚、经验丰富的编辑人才组成的精锐之师,他们是期刊内容质量的坚实守护者。编辑团队需对每一篇投稿进行严格筛选与深度编辑,从内容逻辑、语言表达、专业知识准确性等多方面把关,精心打磨每一篇文章。同时,紧密配合编委会,参与选题策划,确保杂志内容与时俱进。在编辑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积极与作者沟通交流,提供专业建议,助力优质稿件的诞生,打造成高品质期刊。
荣誉顾问:张 骐
主 编:李清伟
副 主 编:岳 林、葛伟军
编辑主任:
责任编辑:
美术编辑:李 哲
编 辑:王艺润、王怡迪、邢彤晖
张 骐,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研究领域:法理学、比较法学、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律推理、司法先例与指导性案例制度、公民社会与法治、产品责任法。主要研究成果:《法律推理与法律制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翻译:《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法理学》(国家级重点教材),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法理学与比较法学论集——沈宗灵学术思想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与沈宗灵、罗玉中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李清伟,上海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研究领域:法学理论、法律金融学、娱乐法。
文化法学领域主要科研成果:《在法律框架下发展短视频生态》,上海法治报2021年4月28日;《娱乐法》,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屏摄行为利益相关者及法律规制》,上海法治报2020年11月4日;《娱乐法四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娱乐法》,译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岳 林,上海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律社会学、网络法。
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论世界模型的隐私机制及其法律规制”,《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3期;“笨法律、真法律和硬法律:科幻文学的法律想象”,《上海文化》2023年第6期;“机器作为立法者”,《法律和社会科学》2022年第19卷第2辑“论公共空间的隐私”,《思想战线》2020年第6期;“隐私的社会生成机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9年第10期转载;“隐私的社会生成机制”,《学术月刊》2019年第6期。
葛伟军,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研究领域:为商法、公司法、信托法、艺术法。
文化法学领域主要科研成果:《区块链智能合约下加密数字藏品的法律属性与内生风险》,《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艺术法原理与案例》,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论艺术品拍卖中的不保真条款》,《法律适用》,2020年第11期;《作为艺术法调整对象的艺术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四、加入我们
在知识传播的广阔天地里,期刊编委会与编辑部怀着满腔热忱,诚挚向各界精英发出邀请,盼您携手共筑知识传播的辉煌殿堂!加入我们,投身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业,在传播知识、提升全民素养的征程中留下深刻印记。您将与顶尖专家、专业人才并肩作战,收获宝贵的职业成长与发展机遇。无论您是希望在学术领域持续深耕,还是在内容创作方面大放异彩,编委会与编辑部都期待您的加入,共谱华彩乐章!
温馨提示:暂无。
澳门科学出版社·MOSP ©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