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法学评论》编辑部
一、简介·宗旨·愿景
文化法学评论(Cultural Law Review, CLR)发表文化法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包括但不限于文化法学总论、公共文化服务法、文化规制法、文化娱乐法、文化遗产法、艺术法和文化传播法等。该期刊旨在为作者提供公平、快速和专业的同行评审服务,并为读者提供免费获得评审研究结果的机会。手稿评估主要基于基本标准,如研究结果是否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是否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提供了重大的概念进步,以及是否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文化法学问题和假设。《文化法学杂志》接受的主要文章类型包括原创论文、综述文章、案例报告、评论、政策分析等。
创刊目的:
《文化法学评论》旨在为文化法学研究者们提供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理论知识分享的重要途径;通过刊登高质量的文化法学学术成果,推进文化法学理论创新,促进文化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加强文化法学学科建设,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法治提供理论支持、学术智慧。
二、征稿范围
期刊栏目:涵盖理论前沿、学术专论、青年论坛、域外之窗、名家讲坛、本期关注、学术书评、法条评析、案例评析等,来稿除需符合各栏目特色外,还需符合《文化法学评论》投稿要求和注释体例。
- 理论前沿:本刊的核心栏目,集中展示文化法学领域具有权威性、理论性、引导性的学术成果。来稿应是聚焦文化法治建设中最新的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学术内涵丰富,能够提出问题并有相应对策的文化法学理论类论文,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 学术专论:关注我国文化法治实践中的热点、重大、疑难问题,来稿应对我国文化法治实践中存在的文化法律、文化法治和文化法学问题进行系统性、多角度的深度研讨,阐释文化法治思想,研拟依法治理策略,推动文化法学理论与实务的融合;
- 青年论坛:面向全国法学界优秀博士、硕士征稿,来稿应注重选题的新颖性、前沿性和开放性,需有独到学术见解和创新价值;
- 域外之窗: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法学理论、文化法律制度及文化法治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或是借助世界文化发展中具有启发性、可行性的思路,提出推进中国文化法治建设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移植、共性与多元的扎实研究;
- 名家讲坛:本栏目将组织文化法学领域的专家、知名学者就文化法学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来稿应聚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法治建设新征程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专业性、系统性的视角,提出前瞻性、时代性的理念和主张;
- 本期关注:特别设立栏目,关注文化法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新兴趋势、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鼓励作者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便于读者把握文化法学领域最新动态。来稿应注重内容的时效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形式可包含综述文章、评论、访谈或特别报道等;
- 学术书评:本栏目为本刊特别设立的栏目,对文化法学领域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著作或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进行评价和讨论。来稿可对相关著作的原创性、研究方法、论据充分性及对现有研究的贡献等作出专业分析,并能够作为学术讨论的一部分引发对相关著作或领域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法条评析:对法律条文进行深入分析,对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来稿可对特定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解读,评析内容力求深入、全面,可涵盖法律条文可能涉及的立法背景、法律含义、规范目的、构成要件、实际应用或法律效果等各类法律适用问题,并提供对应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 案例评析:专门针对具体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论的板块,是以法学理论服务司法实务的有效途径。来稿不仅要聚焦案例本身,或提供案件的详细分析或判断法官对成文法概念的认识方式和论证逻辑,还要注重案例背后的法理分析和法律适用问题,以促进文化法学理论与文化司法实务的互动与结合,从而进一步积淀中国的文化法学理论。
澳门科学出版社·MOSP ©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