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章:
期刊:
主题:
栏目:兰亭诗苑

金秋十月川西游记

Journey Through Western Sichuan in Golden Autumn


作者:张善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通信作者:张善勇;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科学与人文艺术, 2025, 2(3), 42-45;
提交日期 : 2025年09月09日 丨 录用日期 : 2025年09月12日 丨 出版日期 : 2025年11月12日
摘要:《金秋十月川西游记》组诗以九首短章完整记录了一场深入川西、延伸川南的秋日行旅。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寻访熊猫启程,途经九寨沟彩林、镜海,黄龙钙华奇观,达古冰川之高寒,至毕棚沟金杉碧水的纯净世界,生动勾勒出川西秋景的辽阔画卷。诗中更跨越地理界限,融入卧龙熊猫基地的野趣、眉山三苏祠的人文沉思,以及蜀南竹海的翡翠长廊,将自然观察猴羚、麂子、牦牛、盘羊【更多...】
关键词:川西行旅;金秋画卷;生态观察;人文寻踪;诗笔记行
引用本文
摘 要:
《金秋十月川西游记》组诗以九首短章完整记录了一场深入川西、延伸川南的秋日行旅。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寻访熊猫启程,途经九寨沟彩林、镜海,黄龙钙华奇观,达古冰川之高寒,至毕棚沟金杉碧水的纯净世界,生动勾勒出川西秋景的辽阔画卷。诗中更跨越地理界限,融入卧龙熊猫基地的野趣、眉山三苏祠的人文沉思,以及蜀南竹海的翡翠长廊,将自然观察猴羚、麂子、牦牛、盘羊与文化追寻“劝君更读苏东坡”巧妙交织。全诗以简白诗语捕捉色彩与光影,用数字标注海拔里程,以时空为轴,既具旅行日记的真实质感,亦含传统山水诗的写意韵味,完成了一次对川地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的诗意叩问。
关键词:川西行旅;金秋画卷;生态观察;人文寻踪;诗笔记
 
--
图1
图1.  “金秋川西”张善勇题词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张善勇

六十公里寻觅
熊猫未见踪迹
唐家河[1]畔晚秋
野生猴羚[2]麂子[3]

九寨沟
雪山秋林绿水
远近高低一体
镜海[4]倒映彩秋
壮阔瀑布几梯

黄龙
满目松树挂白花
抬眼雪峰高如塔
低头惊叹五彩池[5]
黄龙[6]一条到山下

九红草原风光路
蓝天白云雪山近
黄河长江分水岭
奶子沟[7]生彩林谷[8]
羊茸哈德[9]徒虚名

达古冰川
窄沟层林醉染
挑战达古冰川[10]
四千八百六十
考验是否高反

毕棚沟
一沟红杉金灿灿
天际湖水蓝又寒
云中雪山白皑皑
牦牛磐羊[11]月亮湾[12]

卧龙熊猫苑
坐姿仰姿躺姿
吃饱自演杂技
赶巧箭竹大餐
卧龙熊猫基地[13]

眉山市三苏祠
家教有方出通才
三苏[14]成就谁超过
如若人生不快乐
劝君更读苏东坡

蜀南竹海
一望无际绿玉美
蜀南竹海[15]宜宾市
扁担岩上仙寓洞[16]
翡翠长廊[17]竹全席

 
Abstract:
“Journey Through Western Sichuan in Golden Autumn” is a series of nine poems that chronicle an autumn expedition traversing the landscapes of Western and Southern Sichuan. Beginning with panda tracking in the Tangjia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journey progresses through Jiuzhaigou's Mirror Lakes and vibrant forests, Huanglong’s travertine terraces, and the high-altitude challenges of Dagu Glacier, culminating in the pristine beauty of Bipenggou’s golden fir trees and azure waters. The poems extend beyond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to incorporate the wild charm of Wolong Panda Base, the cultural reflections at Meishan’s Three Su Shrine, and the emerald corridors of Southern Sichuan Bamboo Sea. Interweaving vivid natural observations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munijacs, yaks, and argali) with cultural contemplations (e.g., “read Su Dongpo for life’s joys”), the verses capture the interplay of light, color, and atmosphere in succinct yet evocative language. Annotated with precise elevations and distances, the collection blends the authenticity of travelogue with the lyrical elegance of classical landscape poetry, offering a poetic exploration of Sichuan’s ecological richness and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 Western Sichuan travel; Golden autumn landscape; Ecological observation; Cultural exploration; Poetic travel notes 
 

作 者 / Authors:

张善勇(Sam Zhang)

张善勇(Sam Zhang),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教授。1991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1991年入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先后入选英国材料学会会士(FIoMMM)、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和国际薄膜学会会士(FTFS、创始人和会长),担任美国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Letters创刊总编(2008-2015),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编委,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编委。研究硬且韧的红外透明材料,纳米材料硬质薄膜与涂层以及能源薄膜/太阳能电池。在2020-2025年度连续6年入选World's Top 2% Scientists,在2025年“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Applied Physics领域全球314,640名学者中,张教授位列460;在2025年“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Applied Physics 领域全球314,640名学者中,张教授位列461。截至2025年10月Web of Science(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1141448;Web of Science ResearcherID:A-3867-2011,https://orcid.org/0000-0002-0716-1910)收录张教授的文章429篇,被引用15,228次,H因子65。张教授从事薄膜和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检测二十多年,著书/编书26部(书籍链接如下:https://www.amazon.com/-/e/B001JPBX42)。其中14部由美国CRC出版社出版,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和知名大学图书馆均有藏书,譬如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加州理工伯克利图书馆等。客串编辑科技杂志10多卷。其中2008年由美国CRC出版社出版的《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在2015年就已经被近30所顶尖欧美大学采纳为教材,也被翻译为中文,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中国大学也有很大影响。


参考/注释: 

 

  1. 唐家河: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境内,东接青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毗邻。面积4万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2. 猴羚:在川西特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因其长相非常奇特,是多种动物特征的“结合体”:脸像羊、角像鹿、蹄像牛、颈背的鬃毛像马,而它在陡峭崖壁上灵活跳跃的身姿,又让人联想到猴子或羚羊的敏捷,故而得名。
  3. 麂子:麂亚科麂属动物,属国际濒危动物。通常栖息于密林、草丛、山地丘陵,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麂子是现今所知最早的鹿,体型较小,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有角,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胆子很小,性机警。
  4. 镜海:九寨沟著名景点之一。它就像一面镜子,将地上和空中的景物毫不失真地复制到了水面。当晨曦初露,朝霞染红东方天际之时,海水一平如镜,蓝天、白云、雪山悉数被映放在海面,呈现出“鱼在云中游,鸟在水中飞”的奇观。
  5. 五彩池: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景区境内的景区。黄龙五彩池面积21000平方米,有彩池693个,在环山围绕中,天然钙化形成的一个个池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从上空俯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铺展在大地上的巨大的调色盘。
  6. 黄龙: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在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山脊上。黄龙风景名胜区面积700平方千米,海拔1700~5588米。
  7. 奶子沟:奶子沟彩林景区,“奶子沟”在藏语中是美丽富饶、幸福安宁之意。著名景点包括彩林谷。
  8. 彩林谷:位于奶子沟彩林景区内,是亚洲最大的天然彩林,从距县城5公里处开始一直到垭口雪山,长达八十里的峡谷中长满了阔叶林、次生林和灌木丛,每当金秋季节,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呈现在你的眼前,因而被称作“八十里画廊”。
  9. 羊茸哈德:羊茸?哈德位于阿坝州黑水县,是一座有200名左右藏族居民的精品藏寨。当地人叫做“冬巴嘎”,意味神仙居住的地方。羊茸?哈德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碧水潺潺,生态环境纯净,恍若世外桃源,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彩色森林”。
  10. 达古冰川:达古冰川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马桥,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也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冰川。走进远古,探古溯源,“达古冰川”因此得名。景区内共有现代冰川13条,冰面积6.04平方千米。
  11. 磐羊:磐羊湖,位于四姑娘山北麓的毕棚沟景区内,属典型的高山湖泊,湖中有冷水鱼、岩鱼等水生动物,因有盘羊经常在此出没,故名“磐羊湖”。
  12. 月亮湾:磐羊湖处原为一片河滩地,经水流不断冲刷,河沙淤积,形成一条形似半月的溪流带,环境矿源清幽,似月落人间,故名“月亮湾”。
  13. 卧龙熊猫基地:四川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是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位于四川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耿达乡,占地面积约150公顷。
  14.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合称。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史称“三苏”)的故居。
  15.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内有500多座峰峦竹林密布,碧浪连天,森林覆盖率达93%,蜀南竹海内有竹海博物馆、花溪十三桥、海中海等自然景观和古刹等人文景观。
  16. 仙寓洞:位于四川宜宾市蜀南竹海南部仙寓洞景区擦耳岩陡崖之中,幽深奇险,位于悬岩绝壁的天然岩腔里,只有一条曲折险峻的石阶可通洞内。洞上是莽莽的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峡谷,隔竹海大峡谷与挂膀岩洞穴群相望。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佳,被誉为“竹海明珠”。
  17. 翡翠长廊:翡翠长廊是蜀南竹海的标志性景观,该景观以480米长的天然红色砂石路面为主体,两侧密集的楠竹向内侧倾斜形成绿色穹顶,构成红绿相映的天然画廊。道路随地形起伏形成空间韵律,顶部竹枝交叠遮蔽天光,形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视觉效果。

  

由此登陆,开启投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