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章:
期刊:
主题:
栏目:兰亭诗苑
预上线

内蒙行记

Inner Mongolia Travelogue


作者:张善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通信作者:张善勇;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科学与人文艺术, 2025, 2(2), 0-0;
提交日期 : 2025年07月30日 丨 录用日期 : 2025年08月05日
课题资助:自筹经费,无利益冲突需要说明
引用本文
摘 要:
《内蒙行记》以典雅序言开篇,记述作者与新加坡友人共游内蒙古的难忘经历,表达对朋友盛情款待的感激。全诗采用四言句式,节奏明快,如一幅壮阔的塞北风情画卷。诗中既有“篝火烤羊”的草原豪情,又有“阴山固阳秦长城”, “恢宏成陵眠天骄”的历史厚重;既描绘“金沙起伏恩格贝”,“清清黄河悬崖峭”的自然奇观,也记录“坦克大炮包头造”的工业风貌。时空纵横交错,从成吉思汗的雄图到昭君出塞的传说,从黄河老牛湾的险峻到芦芽山冰洞的奇幻,展现出内蒙古多元的文化与壮美的山河。
关键词:内蒙;草原风情;历史人文;自然奇观;友情纪
 
Abstract:
Inner Mongolia Travelogue opens with an elegant preface, chronicling the author's unforgettable journey through Inner Mongolia with Singaporean friends and expressing profound gratitude for their hosts' exemplary hospitality. The poem employs tetrasyllabic verse with vigorous rhythm, unfolding like a majestic scroll of northern frontier landscapes. It captures both the prairie fervor of "mutton roasted by bonfire" and the historical gravitas of "Yin Mountains guard Qin's Great Wall at Guyang" and "Grand Genghis Mausoleum enshrines the Celestial Conqueror"; it depicts natural wonders like "golden dunes roll at Engebei" and "limpid Yellow River rushes by sheer cliffs", while documenting industrial modernity in "tanks and cannons, Baotou's steel rhinos roar". Weaving through time and space—from Genghis Khan's ambitions to Lady Zhaojun's legendary departure, from the perilous Laoniuwan Cliff of the Yellow River to the magical ice caves of Mount Luya—the poem illuminates Inner Mongolia's multifaceted cultural splendor and breathtaking landscapes.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Prairie culture; Nomadic heritage; Natural wonders; Journey of camaraderie
 
--

       序:筹划经岁,星洲诸友漠南之行,今岁七月中旬终得成行。蒙高公阖府并挚友超格之私谊款待,令吾等狮城宾客眼界大开,感佩至深。勇虽不才,然所至之处,亦欲略记游踪,俾他年追忆,有所凭依,遂有此《内蒙行记》。群中高士云集,拙文聊作引玉之砖,尚祈方家斧正!

内蒙行记

张善勇

赛罕塔拉[1]转敖包[2]
梅花鹿园五当召[3]
草原豪饮红格尔[4]
篝火烤羊蒙古包。

手扒全羊达尔罕[5]
白云鄂博[6]稍麦妙。
阴山[7]固阳秦长城[8]
乡村驴肉添添煲。

金沙起伏恩格贝[9]
昭君出塞金津桥[10]
船家红烧黄河鱼,
坦克大炮包头造。

蹄踏欧亚骑兵阵,
铁臂弯弓射大雕。
折鞭渝州[11]钓鱼城[12]
恢宏成陵[13]眠天骄[14]

黄土高原老牛湾[15]
清清黄河悬崖峭。
淌漾入晋准格尔[16]
从此南下多惊涛!

悬崖栈道芦芽山[17]
万年溶洞大冰窖。
雄峰拔地顶蓝天,
马伦[18]疾风催劲草。

峻极神工释迦塔[19]
天下奇观佛光照。
云锦沐浴万家春,
永镇金城[20]千年宝。

一路汉酱一路歌,
老中青壮也有少。
三边[21]十日收获满,
来日择机谢老高!


作 者 / Authors:

张善勇(Sam Zhang)

张善勇(Sam Zhang),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教授。1991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1991年入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先后入选英国材料学会会士(FIoMMM)、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和国际薄膜学会会士(FTFS、创始人和会长)。爱好文学诗歌和旅行,常有游记诗与朋友分享。

(作者详细介绍,请参考本刊文章《用音乐教学电子排布》。)

 


注释 / Notes: 
  1. 赛罕塔拉:包头城中草原,“赛罕”蒙语意为美丽,园区位于包头5个城区之间,总面积770公顷,是中国城市中最大的天然草原园区。
  2. 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敖包是蒙古族用石头、土或木块堆成的标志物,最初作为道路和界标,后演变为祭祀山神、路神及祈求丰收、家人平安的象征,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与宗教载体。
  3. 五当召:包头藏传佛寺,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2500余间,占地300多亩,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藏传佛教寺院。
  4. 红格尔:乌兰察布草原名,“红格尔”蒙语意为“温柔之地”。
  5. 达尔罕:包头牧区,全称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部,“达尔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神圣的、崇高的”。达尔罕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全旗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现辖7镇1苏木。
  6. 白云鄂博:白云鄂博铁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部,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总面积328.64平方公里,是铁、稀土、铌等175种矿物共生的特大型矿床。
  7. 阴山:阴山山脉,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由大青山、乌拉山和狼山组成。主峰和最高峰为西端狼山的呼和巴什格,海拔为2364米。阴山山脉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稀土资源非常丰富。
  8. 固阳秦长城:固阳秦长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97千米处的固阳县,地处阴山山脉。固阳秦长城遗址现今保存尚好的多为石砌长城遗迹,外壁高度多在4米以上,基宽4米、顶宽2米左右。
  9. 金城:大同古称,北魏都城。地处华北地区、居晋、冀、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10. 恩格贝: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旅游区,恩格贝是蒙古语,意为“平安、吉祥”。恩格贝现有树木100多万株,水库、水塘面积1万余亩,天然矿泉水一处,响沙两处。
  11. 金津桥:呼和浩特昭君墓石桥。据传是昭君出塞过黄河的地方,附近有昭君城。
  12. 渝州:重庆古称,别称山城、江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和超大城市,是全国唯一兼具水、陆、空、生产服务、商贸服务“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辖38个区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13. 钓鱼城:南宋抗蒙遗址,钓鱼城遗址位于合川区城北的钓鱼山上,其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巴蜀要冲”、军事必争之地,是迄今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钓鱼城是创造中外战争史奇迹的军事要塞,是改变欧亚战场格局的英雄名城。
  14. 成陵: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陵园占地面积约5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
  15. 天骄: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尊称“天之骄子”。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16. 老牛湾:中国山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地名。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相遇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17. 准格尔:准格尔旗,旧称鄂尔多斯左翼前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与山西省隔河相望,与陕西省搭界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地貌以丘陵沟壑为主,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称。
  18. 芦芽山:山西管涔山脉,万年冰洞所在地。景区荟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十大系列的旅游产品,是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19. 马伦:宁武马伦草原坐落于高山之颠,海拔2712米,顶部广阔平坦,分前梁和后梁,为亚高山草甸。与芦芽山遥遥相对,相距2公里。
  20. 释迦塔: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塔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 三边:诗中指晋/陕/蒙交界地带。
由此登陆,开启投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