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维护公正,舍弃私情却被误解的事例。这时,我们会陷入道德的纠结之中,在私情与公正之间,我们应当如何抉择?对此,我的观点是:私情诚可贵,公正价更高。
当私情与公正发生冲突时,我们应以公正为重,将公正放于私情之上。私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密切关系的基础,是人际交流和情感给予的前提。但是这一基础与前提,必须建立在遵守公平正义的原则之上。正如今天的一些年轻人,面对父母的违法行为,如闯红灯、酒驾等,在多次劝阻无果后,毅然决然选择举报。他们这一行为,看似无情,实则体现出对亲人更深层次的爱。倘若他们为了一己私情而不以为然,“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不仅是对规则的漠视,更是对亲人的安全、正常生活的不负责任。纵以公正为大,看似违背私情,实则是对私情底线的明确,对维护长远利益的体现和尊重。
但崇尚公正并不意味着对私情的践踏与背弃。维护公正也要注重其方式,本着从实现公平正义为本而非致力于激发矛盾的角度,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对私情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因公平正义而产生分歧,本无可厚非,但若为此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即使最终实现最初所谓的“公正”,也得不偿失。况且,这样做也违背了维护公正的初心。因此,当私情与公正有所矛盾时,我们要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的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最低的人脉感情的损失,达成最高、最有效的解决公正问题的目的。
私情与公正,本非对立与冲突的存在,而应当是一种和谐统一。私情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公正是实现全体共同幸福生活的根本,二者都是我们所应在生命存在、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是私情与公正,因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难免会有分歧。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一分歧,用适当的方式化解,用坦诚、善良的心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人际关系、社会法治的良性发展。
一言以蔽之,以公正为重,保障好每个人的利益,促进社会治理;以私情为基,维系好每个人的感情,实现人际和睦。
作 者 / Authors:
樊腾岳 衡水中学2025届毕业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里,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课堂上专注听讲,课后积极探索知识,在校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质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