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当今医学领域,口呼吸与颌面发育异常这一课题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口呼吸,这一看似普通的呼吸方式偏差,却蕴含着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颌面部正常发育的巨大潜在影响。当人们习惯于通过口腔而非鼻腔进行呼吸时,一系列问题便悄然滋生。
口呼吸带来的不良影响广泛而深远。从日常生活层面来看,口呼吸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口腔黏膜因缺乏鼻腔的湿润和过滤功能而更容易受到刺激,进而引发各种口腔疾病。长期的口呼吸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更为关键的是,口呼吸对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干扰。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可能会改变颌面骨骼的生长方向和速度,导致颌面部发育异常。可能出现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可能影响咀嚼、吞咽、言语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口呼吸与颌面发育异常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其涉及的学科范围极为广泛。耳鼻喉科、口腔科、呼吸科以及言语语言治疗等多个领域均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单一学科的研究往往只能触及问题的某一方面,难以全面、系统地解决这一复杂的难题。耳鼻喉科医生可能主要关注鼻腔、咽喉等部位的病变对呼吸的影响;口腔科医生则侧重于牙齿的排列和颌骨的发育;呼吸科医生专注于呼吸功能的评估和治疗;言语语言治疗师则关心口呼吸对言语发展的影响。只有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和实践进行整合,才能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口呼吸与颌面发育异常的问题,制定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视角下的口呼吸与颌面发育异常诊疗》一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旨在通过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实践,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视角来深入探讨口呼吸及其对颌面发育的影响。我们将在书中详细介绍口呼吸的定义,明确其与正常鼻呼吸的区别,让读者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深入剖析口呼吸的病因,包括鼻腔阻塞、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常见因素,以及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潜在原因。还将阐述口呼吸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从口腔干燥、睡眠质量下降到颌面部发育异常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于颌面发育异常,本书将详细介绍正常的颌面发育过程,让读者了解颌面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和变化。深入探讨颌面发育异常的各种类型,如地包天、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等,分析其临床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将深入探讨口呼吸与颌面发育异常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口呼吸如何通过影响颌面部的肌肉、骨骼和生长发育环境,导致颌面发育异常的发生。
在治疗方面,本书强调多学科的联合诊疗。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耳鼻喉科、口腔科、呼吸科以及言语语言治疗等多学科的协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非手术治疗策略,我们将详细介绍口腔封闭训练、呼吸习惯调整、唇肌功能训练等方法在改善口呼吸方面的作用,以及功能性矫治器、矫形治疗、生长引导等方法在矫正颌面发育异常方面的应用。对于手术治疗策略,我们将详细介绍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摘除术、颌面整形手术等常见手术方法的适应证、手术过程、效果以及术后护理。我们还将提供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估的方法,以确保治疗的长期效果。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准确、最实用的知识和信息。我们希望本书能为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口呼吸与颌面发育异常的问题。我们也希望本书能促使更多的多学科合作,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共同提升对口呼吸与颌面发育异常的诊疗水平。
目 录
编委成员
主 编
周 静 昆明市延安医院
楼文蓉 昆明市延安医院
张钰旋 昆明市延安医院
冯雯娟 昆明市延安医院
副主编
孙 素 昆明市中医医院
舒 文 昆明市延安医院
李昌全 昆明市延安医院
朱鹏飞 昆明市延安医院
张凌鹏 昆明市延安医院
殷凌云 昆明市延安医院
谢宇航 昆明市延安医院
编 委
金晓梅 昆明市延安医院
朱 蕊 昆明市延安医院
彭玉环 昆明市延安医院
郭为丹 昆明市延安医院
范凌云 昆明市延安医院
孟 韡 昆明市延安医院
乔溶泉 昆明市延安医院
陈建宏 昆明市延安医院
李朝月 昆明市延安医院
刘丽萍 昆明市延安医院
作者简介
周 静
博士,在临床工作中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国际最新技术。主持和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和人才培养的研究工作,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和核心期刊文章,获5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通过15年临床科研教学的磨练,在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践中已取得较好成绩,具有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教学经验。
楼文蓉
硕士,2009.9至今,昆明市延安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儿童颜面部管理;中耳显微及听力重建手术;鼻内镜鼻窦、鼻眼相关手术;主持云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2023年入选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千工程”项目。昆明市首届科普专家成员;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期刊3篇。
张钰旋
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内科学,硕士。2012年9月于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呼吸危重症、介入呼吸病学和间质性肺疾病,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云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承担云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1项及昆明市卫生科技项目2项;2017年入选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千工程”项目,2020年被评为昆明市知名专家、昆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巾帼建功”称号;2015年获云南省卫生成果二等奖1项,2013年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期刊3篇。参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项。
冯雯娟
昆明市延安医院副主任护师,硕士,2006年至今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工作。主持4项课题,参与9项课题,为昆明市卫生局人才培养人员,发表1篇 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及多篇普刊,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临床工作17年,在本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有着较好成绩,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及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版权扉页
检索链接